雖然每年都在做類似的事,但我一直覺得排志願是需要極度審慎的事
畢竟因為提供的建議不同
或對於某些校系的意見不同,勸阻誰不要填或推薦要填
有相當大的機率,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未來,甚至是接連在後面許多人的未來
很久以前,我一直認為上榜與否是很個人的事
但後來隨者個案接觸的多了,我發現不然
一個人的上榜,就是另一個人的落榜
而對於另個人帶來的打擊可以是毀滅性的,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有什麼故事
所以才更要萬分小心,確保真的能幫助學生換到他想要的
寧可已讀不回,也不隨便在不瞭解情況下給出不負責的建議
如果要說當中最困難的,無非在於公私立間的抉擇
你明知道這位學生去唸到好的私立也許可以有更多發展,至少有更多資源
可是學生家裡負擔不起,怎麼辦呢?
以台灣的現況,你敢保證他去念出來,學貸一定能輕鬆還掉嗎?
你明知道如果這位學生願意遠離家鄉,可以念到明顯更好的校系
可是家中還有重病的親人需要照顧,怎麼辦呢?
你要叫他去追逐夢想,別管親人死活了嗎?
每次面對有類似情況的學生,心中的有種酸楚
這並非可憐,而是能理解那種感受,自己也很渴望出去闖一闖阿
為什麼其他同學都可以
自己明明表現更好,更努力付出,沒有任何一點輸人啊
憑什麼是那許許多多被家長拉著來諮詢
似乎自己對自己志願前途也不太關心的小孩可以有更多選擇權呢?
憑什麼是這種對自己都不太負責的學生
可以有個能說:沒關係,不考慮學費,選最好的爸媽呢?
我們都知道這世界是極度現實的,即便給你考上了台大
有的人可以到處交際,出國交換累積經驗,補最好的語言補習班
一次要價五六千的托福考的毫不手軟,完全不需要打半點工,還有錢請家教
幾千塊的原文書永遠直接買最新版的,連二手書哪裡可以買都不需要知道
家長多的是關係能安排他到事務所,到一流企業去實習,輕鬆過得多采多姿
有的人必須去搶時薪低又累的工作,跟學校抗爭討生活,一星期要工作十幾小時
開學最頭疼的就是買書,為了湊買書錢甚至要餓好幾餐
工作剩餘有空才能念點書,遑論參加社團累積資歷,更遑論出國交換
同樣的台大,同樣的科系,卻是徹底不同的兩個世界
之所以講這些,我想說的不是這世界很黑暗
台灣真是鬼島,窮小孩你認命吧考上台大也沒用
不,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你必須跳脫思考,你必須找路來突破
這不是必然,但許多跟我類似較窮家庭出身的小孩,都很容易任勞任怨接受現況
看到同學會不會羨慕? 會,但接者繼續過自己的生活
這是家庭背景教育使然,不然怎麼辦呢? 生活總是要過下去
但不必然是這樣的,台灣雖然近年有點慘,但並沒有慘到完全的絕望
越是窮,請越記得要學者轉換思考
去想現階段的困境能幫你換到什麼? 去化劣勢為優勢
同樣的打工,類似的薪水,卻也有學的到東西,跟完全只是單純賣勞力的差異
為什麼不刻意去找對你未來發展有幫助的?
為什麼不鼓起勇氣多嘗試的自己投履歷給企業實習?
這種辛苦才能換到的工作實務經驗,是有錢家小孩難以體會到的
同樣是賣二手書,為什麼不去想想自己上課的筆記其實能使這本書增值
外頭有多少人想買到有完整筆記的書
你認真整理出來的東西有多少人想要買?
念什麼大學,學校的資源多寡,師資好壞
校友人脈等,這些都的確會對未來產生影響
但絕對都不大於你對你自己態度,你對未來想像侷限的影響力
窮沒關係,當你學者把窮當作禮物來接受,窮也可以是種祝福
這些年,我看到有窮小孩在大學完全靠自己翻身,在學期間就年薪破百
有窮小孩家教到自己出版講義,還組出自己的團隊,建立起自身品牌
有窮小孩自己在外面學技能,根本不到畢業,他已經有了人人稱羨的工作
你說這些是不是個案,是,這些真的是個案
但個案的通案是他們都不肯放棄自己
是他們都積極為自己的人生找新的出路
抱怨比努力容易,只不過請永遠記得
沒有傘的孩子,才更需要努力的奔跑
念哪間學校不會真的決定你的未來,但你面對自己的態度卻真的會。